項目 |
簽名 |
部門 |
職務 |
日期 |
起 草 人 |
|
試劑一車間 |
確認組組員 |
年 月 日 |
審 核 人 |
|
質量保證室 |
質量保證室QA |
年 月 日 |
|
工程部 |
驗證委員會成員 |
年 月 日 |
|
|
試劑一車間 |
驗證委員會成員 |
年 月 日 |
|
|
生產(chǎn)負責人 |
驗證委員會成員 |
年 月 日 |
|
批 準 人 |
|
質量負責人 |
驗證委員會主任 |
年 月 日 |
確認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目錄
1. 目的 3
2. 適用范圍 3
3. 職責 3
4. 參考文件 3
5. 設備概述 4
6. 風險評估 4
7. 人員培訓和文件確認 4
7.1.人員培訓確認 4
7.2. 文件確認 5
8. 確認內容 6
8.1. 安裝確認 6
8.2. 運行確認 8
8.3. 性能確認 9
9. 偏差及糾偏處理 10
10.變更控制 10
11.時間進度表 10
12.確認結果評價和建議 10
13.再確認周期(包括日常監(jiān)控) 10
14.附件 11
1.
目的
提供書面文件證明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安裝符合要求,并通過對其空載運行,確定箱體內溫度均一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標準濃度時間符合要求。
2. 適用范圍
適應于試劑一車間細胞培養(yǎng)用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的確認。
3. 職責
驗證委員會:負責確認方案的審批,確認的協(xié)調工作,以保證本確認方案規(guī)定項目的順利實施,負責確認數(shù)據(jù)及結果的審核,確認報告的審批,發(fā)放確認證書,確認周期的確認。
確認小組人員及職責
姓名 |
部門 |
確認組職務 |
職 責 |
|
|
組長 |
1.組織實施確認工作,完成確認報告。 |
|
|
組員 |
1.參與起草、審核確認方案。負責數(shù)據(jù)匯總、分析。 |
|
|
組員 |
參與起草確認方案和確認的具體工作。 |
|
|
組員 |
負責文件資料的確認。 |
|
|
組員 |
1.負責起草確認方案,參與確認的具體工作。2.負責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確認工作按確認方案進行。 |
|
|
組員 |
負責確認的具體工作。 |
4. 參考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G藥典》2010年版
《藥品生產(chǎn)質量管理規(guī)范》2010版及附錄
《藥品生產(chǎn)驗證指南》2003年版
《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使用說明書》
5. 設備概述
試劑一車間生產(chǎn)用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是由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制造,用于細胞的培養(yǎng)。
設備技術參數(shù)
型 號: MCO-175 |
有效容積: 170L |
外部尺寸:寬770×深620×高900(mm) |
內部尺寸:寬490×深505×高690(mm) |
擱板尺寸:寬450×深450×高12(mm) |
外殼:彩色涂層鋼板 |
內壁:不銹鋼(SUS-304) |
箱門:彩色涂層鋼板 |
內門:強化玻璃 |
擱板:銅合金不銹鋼 |
監(jiān)測孔:內徑30mm,在右側 |
隔熱系統(tǒng):充填硬質聚氨酯泡沫(不含CFC) |
加熱系統(tǒng):水套式 |
加熱器:272W |
水套容積:40升 |
風扇:渦輪式風扇,外徑80mm |
風扇電機:2極,輸出功率1W |
抽樣空氣泵:振動膜型氣泵 |
增濕系統(tǒng):使用增濕盤自然蒸發(fā) |
溫控器:PID控制系統(tǒng)(傳感器:Pt100Ω型) |
CO2控制器:ON-OFF控制系統(tǒng)(傳感器:熱導式) |
CO2濃度顯示:數(shù)字顯示 |
溫度顯示:數(shù)字顯示 |
空氣循環(huán):風扇驅動空氣循環(huán) |
空氣過濾器:0.3微米,效率:99.97% |
報警設置:溫度報警、CO2濃度報警、過熱溫度報警、箱門報警、水位報警、斷電報警 |
遠距離報警端子:直流24伏,1安 |
記錄儀端子輸出:0~100毫伏(溫度,CO2濃度) |
CO2連接口4~6毫米直徑管 |
|
6. 風險評估
項目 |
風險描述 |
風險原因 |
風險確認 |
溫度均一性 |
溫度不均一 |
性能不符合標準 |
PQ中確認 |
達到設定二氧化碳濃度時間 |
時間過長 |
性能不符合標準 |
PQ中確認 |
7. 人員培訓和文件確認
7.1.人員培訓確認
7.1.1.目的
檢查確認所有參與執(zhí)行確認的人員已得到本確認方案的培訓,并保證培訓人員均已掌握確認方案的內容。
7.1.2.方法
對照確認小組清單檢查培訓檔案并記錄。
7.1.3.可接受標準
確認小組成員均已經(jīng)過培訓,并達到培訓的要求。
7.1.4.確認結果
將確認結果填入人員培訓確認記錄中。
人員培訓確認記錄
姓名 |
職責 |
是否已經(jīng)過培訓 |
考核結果是否合格 |
|
確認小組組員 |
是□ □否 |
是□ □否 |
|
確認小組組員 |
是□ □否 |
是□ □否 |
|
確認小組組員 |
是□ □否 |
是□ □否 |
|
確認小組組長 |
是□ □否 |
是□ □否 |
|
確認小組組員 |
是□ □否 |
是□ □否 |
結論:符合可接受標準要求。是□ 否□ |
|||
備注:參見培訓檔案 |
7.2. 文件確認
7.2.1.目的
檢查確認所需文件是否齊全,是否已經(jīng)過批準。
7.2.2.方法
按下面所列文件清單進行逐項檢查。
7.2.3.可接受標準
已經(jīng)過批準,并且是**新版文件。
7.2.4.確認結果
將確認結果填入文件確認記錄中。
文件確認記錄
編號 |
文件名稱 |
文件編碼 |
是否 |
是否** |
1 |
《CO2培養(yǎng)箱使用、清潔與維護保養(yǎng)標準操作規(guī)程》 |
SOP-05-GC-02 |
是□ 否□ |
是□ 否□ |
2 |
《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確認方案》 |
YZ-SB-SC-003-F |
是□ 否□ |
是□ 否□ |
3 |
《T5溫度驗證系統(tǒng)的使用、清潔維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 |
SOP-10-QC-708 |
是□ 否□ |
是□ 否□ |
結論:符合可接受標準要求。 是□ 否□ |
||||
備注: |
8. 確認內容
8.1. 安裝確認
8.1.1.安裝確認目的
以文件形式記錄所確認的設備在安裝方面的要求和合格標準,與實際檢查中達到了吻合,證明此設備是按照制造商的規(guī)范及生產(chǎn)工藝的要求安裝的。
8.1.2.安裝確認項目及檢查結果
(1)文件及技術資料確認
資料名稱 |
合格標準 |
檢查結果 |
存放處 |
|
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使用說明書 |
有 |
有□ 無□ |
工程部 |
|
產(chǎn)品質量合格證 |
有 |
有□ 無□ |
工程部 |
|
隨機附件 |
有 |
有□ 無□ |
工程部 |
|
保修卡 |
有 |
有□ 無□ |
工程部 |
|
設備開箱驗收記錄 |
有 |
有□ 無□ |
工程部 |
|
結論: |
||||
確認人/日期: |
復核人/日期: |
|||
QA/日期: |
||||
備注: |
(2)關鍵性儀器、儀表校驗的確認#p#分頁標題#e#
關鍵性儀器、儀表校驗情況
儀器、儀表名稱 |
設備編號 |
型 號 |
校驗情況 |
有效日期** |
|
T5溫度巡檢儀 |
|
|
已校驗□未校驗□ |
|
|
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 |
|
|
已校驗□未校驗□ |
|
|
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 |
|
|
已校驗□未校驗□ |
|
|
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 |
|
|
已校驗□未校驗□ |
|
|
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 |
|
|
已校驗□未校驗□ |
|
|
結論: |
|||||
確認人/日期: |
復核人/日期: |
||||
QA/日期: |
|||||
備注: |
(3)安裝環(huán)境位置檢查
項目 |
標準要求 |
檢查方法 |
檢查結果 |
設備安裝級別 |
與設備要求的環(huán)境一致 |
目檢 |
一致□ 不一致□ |
環(huán)境溫度 |
18℃~26℃ |
測量 |
|
相對濕度 |
45%~65% |
測量 |
|
電源、CO2氣體管路連接確認 |
連接正確 |
目檢 |
正確□ 不正確□ |
結論: |
|||
檢查人/ 日期: 復核人/日期: |
|||
QA/日期: |
|||
備注: |
8.1.3.安裝確認小結:
評價人: 日期:
QA: 日期:
8.2. 運行確認
8.2.1.運行確認目的
檢查并確認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各程序運行正常,面板裝置符合操作使用說明書要求。每步操作準確無誤,設備運行安全可靠,控制系統(tǒng)靈敏,整機運行符合設計標準。該機設備能正常運行,主要控制部件能正常發(fā)揮作用。#p#分頁標題#e#
8.2.2.運行調試檢查
運行測試前應確認設備各項操作準備工作就緒,如設備安裝完成,電源、CO2氣體管路已連接。
開機運行CO2培養(yǎng)箱,確認各程序運行、轉換正常,設定溫度、加熱按鈕并符合操作使用說明書要求。
8.2.3.運行調試檢查結果
設備編號: 運行調試檢查記錄
序號 |
檢查項目 |
檢查標準 |
檢查結果 |
1 |
門系統(tǒng)開、關、密封 |
運行平穩(wěn)、無異常 |
是□ 否□ |
2 |
各開關、指示裝置 |
正常無誤 |
正?!? 不正?!?/p> |
3 |
按鍵測試 |
可正常操作 |
正常□ 不正常□ |
4 |
儀器儀表指示 |
顯示正常 |
正?!? 不正常□ |
5 |
溫度調節(jié) |
可正??販?/p> |
正?!? 不正常□ |
6 |
二氧化碳濃度調節(jié) |
可達到接受標準 |
是□ 否 □ |
結論: |
|||
操作人/日期: 復核人/日期: |
|||
QA/日期: |
|||
備注: |
8.2.4.運行確認小結:
評價人: 日期:
QA: 日期:
8.3. 性能確認
8.3.1.性能確認目的
通過檢測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的溫度均一性及達到二氧化碳使用濃度的時間以確定其是否符合產(chǎn)品說明書和使用要求,并確定溫度記錄儀探頭放置位置(溫度波動**大點)。
8.3.2.熱分布試驗
將準備好的溫度探頭放入設定好的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中,待溫度達到設定之后,開始記錄,測量記錄的時間間隔為30分鐘,測量記錄時間為24個小時。布控點情況及測試結果見T5溫度系統(tǒng)打印記錄。
接受標準:溫度差小于1℃。
8.3.3.達到二氧化碳使用濃度時間的確定
將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門敞開,使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低,然后關閉箱門,記錄二氧化碳達到使用濃度的時間。
可接受標準:二氧化碳濃度從3%~4%調節(jié)到濃度8.5%的時間不多于20分鐘。
設備編號:
次數(shù) |
初始CO2濃度 |
達到接受標準所用時間 |
**次 |
|
|
第二次 |
|
|
第三次 |
|
|
結論: |
||
操作人/日期: 復核人/日期: |
||
QA/日期: |
||
備注: |
8.3.4.性能確認小結:
評價人: 日期:
QA: 日期:
9. 偏差及糾偏處理
偏差:在執(zhí)行本方案過程中發(fā)生的任何偏差,均應有文件記錄。且將所有引起偏差的原因及偏差相關情況描述清楚,填寫附件1“偏差處理”,由確認小組按《偏差管理規(guī)程》進行調查分析及處理。
10. 變更控制
變更控制:所有在確認過程中產(chǎn)生的變更都要按照《變更管理規(guī)程》的要求執(zhí)行,確保所有的變更得到評估和批準。見附件2“變更審批表”。
11. 時間進度表
確認工作內容 |
確認日期 |
安裝確認 |
2013年3月11日 |
運行確認 |
2013年3月11日 |
性能確認 |
2013年3月11日**2013年3月15日 |
報告完成日期 |
2013年3月18日 |
12. 確認結果評價和建議
12.1. 確認小組負責對確認結果進行綜合評審,做出確認結論,并填寫附件4“確認結果評價及建議”。
12.2.對確認結果的評審應包括:
12.2.1.確認是否有遺漏;
12.2.2.確認實施過程中對確認方案有無修改,修改原因、依據(jù)以及是否經(jīng)過批準;
12.2.3.確認記錄是否完整;
12.2.4.確認試驗結果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12.2.5.偏差及對偏差的說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進一步補充試驗。
13. 再確認周期(包括日常監(jiān)控)
13.1.生產(chǎn)設備發(fā)生變更時
13.2.設備大修后;
13.3.由于檢修、調整、遷移或其它原因,可能對設備的安裝狀況、主要技術參數(shù)和功能有影響時;
13.4.由于機械振動或腐蝕作用及其它原因,使設備的某些性能隨時間而變化時。進行設備的再確認,可針對設備性能中部分必須項目進行,而不一定要進行全面的確認。
13.5.正常情況下,再確認周期為一年。
14. 附件
附件1 偏差處理
附件2 變更審批表
附件3 確認方案修改申請及批準書
附件4 確認結果評價及建議
附件1
偏差處理
偏差概述 |
偏差原因及建議采取措施 |
質量部意見 |
結論: |
附件2
變更審批表
變更控制號:
申請人: |
申請部門: |
申請日期: |
|
申請變更內容: |
|||
變更原因或理由(必要時附上相關文件): |
|||
本變更在實施前的準備階段所涉及的其他部門及相關問題(附變更方案和計劃): |
|||
部門負責人簽字: |
日期: |
質量部審核意見
審核意見: |
附件3
確認方案修改申請及批準書
確認方案 |
|
確認方案 |
|
|
|
|
|
|
|
|
|
附件4
確認結果評價及建議
確認設備名稱: |
型號: |
設備廠家: |
|
設備所在位置: |
|
綜合評價及建議: |
|
再確認周期: 建議再確認周期: |